px_fahk4160378904.jpg今晚參加了導演座談會,看著導演認真回答問題的眼神,讓我覺得真應該幫幫他的忙,好好寫部落格推薦"安非他命",(而且導演說他會來大家寫的文章?真的嗎?) 雲翔導演,"現在我就要用傳播弟的獨門手法來招攬觀眾進戲院嚕!!



 



-->有如貴族般的丹尼爾(右),一眼就對靠體力打工賺錢的卡夫卡(左)一見鍾情,他與他分享所擁有的,這是丹尼爾愛卡夫卡的方式。




-->卡夫卡和丹尼爾雖然越來越接近,但僅只於接吻,始終無法發生關係。




-->和丹尼爾的關係,卡夫卡有他自己的見解...



-->卡夫卡染上毒癮,但丹尼爾仍然偏執的要愛卡夫卡,保護著這個迷失的孩子,雖然性關係仍未破冰,但是兩個人的心已經交融在一起了。



-->愛的力量,讓卡夫卡決定揭開心裡那塊痂,冒著痛要把身體交給丹尼爾。




關於劇情我不想說得太多,想留點空間讓大家自己去了解,不如來說說我的感想。

丹尼爾的愛是愛情盲目主動付出的那一面 ,就算愛上了一個毒隱嚴重的人,還是可以選擇性的看見他善與美的一面,去幫助他,去愛他,雖然這樣的愛是起始於外貌的欣賞,但是那又如何,愛情不就是開始於彼此的看對眼嗎? 如果彼此沒有絲毫的好感,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

劇裡卡夫卡因為一段很可怕的過去,讓他對於把身體交給一個男人感到恐懼,即便他早已經因為對方的付出,而喜歡了。當卡夫卡一再的因毒品而失序,丹尼爾卻仍然堅守他的身旁˙給予最大的保護,卡夫卡這才了解他對丹尼爾的感受,已經從喜歡走到了愛,才鼓起勇氣想用身體回應這份愛。

其實不管是愛男生還是女生 ,最終就是需要一個港灣可以依靠,如果可以遇到那願意和你交換幸福的人,該有多好啊!雖然電影的劇情是悲劇收場,但是導演在最後留下的畫面裡,卻還是給了大家一個型式上的美滿,我覺得愛情沒有那麼悲觀,還是要往光明面看去,期盼對的人的來到。

以專業技術立場看"安非他命":
非常喜歡導演運用了時空錯亂的剪輯手法,穿插的片段畫面,導演解釋有些是吸毒的異想,有些是回憶,但不管是如何,這樣打破時間線的剪輯,讓故事不再是一條線到底的說法,很另類,很新鮮,而且比較不會讓人睡著。

"安非他命"是傳播弟目前30天電影不間斷裡看到最優的電影了,不論是劇情,剪輯的節奏,還是選角都讓我見識到雲翔導演有多威,但是因為我是先參加座談會才看電影,所以我當時沒能問出真正想問的問題,所以如果導演真的有來看部落格的話,我想問雲翔導演:
電影的腳色設定和先前的"永久居留"類似,兩位男主角一個是經濟狀態優渥的純GAY,一位是社會底層的直男,然後GAY願意無條件的付出,不管直男到底值不值得愛? 不曉得這樣的安排是刻意,還是巧合?


唉~不知道我這樣能不能幫助雲翔導演推銷到電影啊!! 不過我一定會號召身邊的朋友再去看一次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 的頭像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