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勇氣】是一部關於能源問題的電影,讓我聯想到最近的反核議題,雖然電影步調沉緩、沒有強烈的跌宕起伏,卻依然精采。
>>>麥特戴蒙飾演一位能源公司的金牌業務,總是可以用很低的條件買賣土地來開發地下礦產能源。
>>>雖然貧困的農村居民大多樂意租售土地給能源公司,但仍需要辦公投會,而程咬金就在這出現。
>>>當然邂逅美女是必要情節,才能紓緩能源帶環污問題帶來的嚴肅感。
>>>遇到反對的教授就夠惱人了,沒想到又殺出環保人士來搗亂。
能源公司收購土地要開發地下礦產,教授在說明會上點出開採手法可能導致環境污染,造成土地再也無法耕種、造成沒有農作、沒有畜牧的嚴重問題。但由於電影主角~麥特戴蒙是能源公司的金牌業務,於是編劇把觀眾放到了一個奇妙的位置,瞬間讓觀眾會迷失在黑與白之間,不曉得是非對錯。因為慣性的觀眾應當要順著主角的意願走,希望他打敗教授和環保團體的論述,告訴大家能源公司開採的方法安全,而且可以為村子的經濟紓困,為大家帶來財富。起碼,麥特戴蒙是這麼堅定的相信,但是卻讓觀眾矛盾了起來...我覺得這倒是提供我們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開發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
不曉得大家會不從【心靈勇氣】的劇情聯想到蘭嶼放置核廢料呢? 核能廠向蘭嶼租借土地擺置核廢料,並且給予補助,但是廿年時間一過,大家看到了被鏽蝕的核廢料桶,聽聞到了蘭嶼居民疑似核廢料罹癌的新聞,這不就和電影裡講述的一模一樣嗎? 這樣一想,你還會支持電影中的能源開發? 還會相信能源公司那套完美說詞,你發財?我發財?win win的雙贏局面?
隨著人口擴張、產業變化,能源正加速的被消耗。拿我自己而言,智慧型手機一天就不知要衝掉多少電量,更別說夏天一到狂開冷氣的夜晚。反核說起來容易,但執行肯定有問題。但是相較於生命能否存在下去,我想停止核能發電是更應該被積極思考的選項。電視民嘴拿出數據告訴我們核四有多危險,我絕對相信。這些年來光營建就花了多少錢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台灣官僚、廠商從中獲利多少,我們也心裡有數,核四不單單危險,還在侵吞國家資產。核四廠就好像是台印鈔機一樣,圖利了許多混蛋,而混蛋更可惡的是拿了錢還不辦好事,只想一直蓋一直蓋,一直A一直A....我相信絕對有人會大聲的對我說:" 你這麼浪費電,有啥資格好反核? " 沒錯,我浪費電,但是當核電廠真的停止運作,電費上漲後,我願意支付高價電費來換取活命的安心,因為我不想變成X戰警,或是輻射怪物,我只想當個好好活著的平凡人。
我不愛珍惜能源,但是我反核!
推薦:
1. 會被"心靈"系列電影迷惑的你。 (雖然翻譯的很無關係,但是比較好記啦!)
2.怕台灣變成車諾比或是福島第二的你。 (我想大家都不會想要因為輻射突變而有超能力吧?)
3.想去或曾經去過蘭嶼的你。 (你可以想像核輻射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下肆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