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在5日的台大畢業典中,台大學生當show girl(展場女郎),把走秀當工作,表示感嘆與可惜,他表示,以台大學生的能力,大可以找到更有內涵的工作。

台大中文系出身的作家廖輝英
,則對李嗣涔的說法「心有戚戚焉」她,以國內演藝圈長期的生態而言,學弟、妹投身其中像是飛蛾撲火,尤其在台灣演藝圈在只問收視率,電視劇只剩長壽劇、偶像劇和勸世劇,綜藝節目幾乎都是模仿秀、挖瘡疤、搞笑的情況下,很難不被同化;她認為,台大人還是要有多一點點的使命感,如果能在專業領域上走出一條路,就更能夠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

-->台大在空間上除了是個學校,請問還有什麼該註解的?
一個念了就應該要在社會上有必然影響力的學校?

1.台灣演藝圈只問收視率? 
請問廖老師,如果做電視不問收視率要問什麼?

為什麼數字代表一切? 因為數字代表了觀眾。電視是娛樂,要娛樂誰,答案很明顯是觀眾,是每個心思都不同的觀眾,但是電視要能夠讓絕大多數的人能夠喜愛,是門很艱深的功課。

我做電視不長,八年,還不知道什麼會是大多數觀眾要的?但是我盡力去做到能表現到最好的部分,盡力去娛樂她們,在質感上也不馬虎的亂做,這是我身為電視人的驕傲和使命感,因為我深知,所帶給觀眾的影響,絕對是超乎自己所能想像,可能是上千個,上萬個,幾十萬個人因為我而笑過,因為我而感受到什麼?就如同您的創作一樣,我們也影響到很多人,所以我們也在嚴格把關。

2.電視劇只剩長壽劇、偶像劇和勸世劇?
我解釋電視劇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投射情感的工具",而這個社會上的人很多,知識水平不一,所要的,所能理解的也不同,所以有很多的劇種誕生。

長壽劇為什麼長壽?因為他情感直接,淺顯易懂,張力夠大可以讓觀眾瞬間了解,瞬間投入,瞬間抽離,也因為他被需要,所以他存在。

偶像劇為什麼一拍再拍?因為觀眾也想要談一場漂亮的戀愛,看看這些帥氣美麗的藝人們,為她們詮釋種種愛情的面貌,是一種再夢幻不過的愛情體驗了,誰的愛情這麼轟轟烈烈過,但是誰都渴望,所以偶像劇才會存在。

總之,各種戲劇形式都有他的喜好者,何必要看清這些你不喜歡的形式呢?


3.台大人還是要有多一點點的使命感,如果能在專業領域上走出一條路,就更能夠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

我絕對認同這句話,但是為什麼台大人要更多? WHY,這是一種自抬身價,還是優越意識的表現?

我大學念一年被二一,書念得不多,文筆不好,寫不出通順有理的文章,但是不代表能做得比你們少,能影響的人比你們少?請不要再替自己戴帽子了,即便你們台大的光環再耀眼,也不過就是一紙學歷,如果書念得好就是完人,那大家就都一輩子做學問,都不要去種田,不要去從事任何你們眼中除了學問以外的事業,我真想見識這樣的生態能維持多久。

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有他的價值,只要自己能夠意識到都是件好事,每個人具備的能力不一,只要善用就是好事,楊依媚喜歡作展場,搞不好他以後成立國際藝人經紀公司,培訓高階主持人才,替展場帶來新文化,韋禮安喜歡做音樂,也許他以後成立一家唱片公司,引發唱片圈的新文藝復興運動,讓歌詞變成一種新文學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有可能的嗎? 為什麼要在現在就下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